2021-09-15 ↔ 2086阅读
步态与健康的关系
呼吸和走路大概是最频繁的两种人体动作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很多人的腿脚可能会出问题,有的人走很短的路就需要休息,有的人步履蹒跚走得慢,还有人走起路来左摇右摆、姿态别扭。这些变化看似与年龄有关,但很多时候却反映了身体的病变。
步态出现明显变化的大多是老年人,其中有些步态的改变与老年人身体退行性变化有关,还有一些改变却可以反映某些身体病变。
在一些老年人及部分中年人中,常常会出现间歇性跛行的情况。所谓间歇性跛行,是指在走路时,刚开始比较正常,但走一小段后(500米左右)腿部会出现酸麻胀疼等症状,若继续行走会出现像腿瘸一样的步态,休息后又会有所好转。
出现间歇性跛行,多是由于腰椎管狭窄引起的。下肢动作由经过腰椎管的神经来支配,在运动的过程中,本就狭窄的腰椎管会变得更窄小,神经压迫会逐渐变得严重,于是就会引发麻木、疼痛并影响下肢动作的协调性。稍作休息后,腰椎附近的组织得到放松,神经压迫的情况得以缓解,腿部无力、酸麻胀疼的情况也会减轻。
根据连续正常行走路程的长短,可反映腰椎管狭窄的严重程度。老年人能连续行走超过500米以上基本算正常,能连续行走的距离越短,腰椎管狭窄的程度就可能越严重。

微信扫码关注(也可用微信搜索公众号“劲来吧”)

劲来吧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严禁转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