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-03-25 ↔ 3232阅读
《了不起的我》读后感(三)
《了不起的我》(自我发展心理学)第三章的主题为“发展关系中的自我”,这章所提出的观点和看法让我这种心理学“小白”感到颇为新颖,仔细思考后貌似对处于不同关系中的“我”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了解。社会上每个人都处于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中,很多的烦恼和困惑也来自于形形色色的关系,所以学好本章内容,非常有助于我们解决好方方面面的关系问题(我个人对这章内容最感兴趣)。
收获:
1、没有人像一座孤岛一样可以自全。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,整体的一部分。人总是生活在关系中。 2、我们的行为和思维,很多时候是在关系中被塑造的,是适应关系的产物。并没有一个单独的自我,每一个关系里都有一个不同的自我。 3、从关系的视角出发,我们思考问题的维度会发现重大转化,一些看起来似乎无解的问题有,从关系的视角考虑就有了合理的答案(例如,我们很多人有拖延症,如果是你很认同的老板交代的工作,你的工作效率会很高;如果是一个你不认同的老板交代的工作,你就会非常拖拉。这就说明关系影响了你的态度)。 4、关系中角色的本质是人和人在关系中产生的一种行为期待,是关系里的人共同达成的隐性契约。当别人跟我们说一件事时,他对我们是有角色期待的。这种角色期待提供了行为线索,让我们不自觉地顺应,作出符合别人期待的行为。 我们怎么调整角色呢?首先,在回应对方之前要想一想,对方把我们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上?我们是否接受这个角色?其次,如果我们和别人相处时感到一些不舒服,就要思考,是不是我们自己的位置或角色有问题。最后,如果我们对一个人有期待,不要在语言上要求他,而要像我们期待他的样子那样对他。当然,前提是我们要真诚地相信这个人有值得期待的一面。 5、人们说的每句话都是在说关系 ,这就是关系的语言。如果能理解关系的语言,那你就掌握了理解人际关系的密码。关系的语言是对人不对事。在了解了关系的语言后,我们要学着从关系的角度理解别人在说什么,并从关系的角度来回应别人说的话。 6、在关系中,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和角色就像一个拼图,是他们把彼此塑造成现在的样子,共同完成关系系统这个大拼图。 在生活中,有三种典型的不健康的互补关系。第一种,在家里或团队里,一些人会变得特别能干,而另一些人会变得特别不能干(有一种爱,叫“我要照顾到你生活不能自理”)。第二种,系统通过把某个人变成一个有问题的人,来维持系统的平衡。第三种是角色错乱,即系统中的某些人承担了其他人该承担的角色,并把所有人都固定在错误的角色上。这种不健康的互补关系常常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。 互补关系最大的特点,是通过固定角色抹杀人更多的可能性。这会让关系中的每个人都失去改变和成长的机会,甚至就算想要改变,也总是无能为力。微信扫码关注(也可用微信搜索公众号“劲来吧”)

劲来吧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严禁转载
1 个回应
2020-04-03 20:46:43
我最近正好想看些心理方面的书,无奈每天鸡毛事太多,谢谢楼主将主要内容提炼出来,我正好偷个懒,看重点就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