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-09-20 ↔ 3243阅读

运动康复评估的项目

在运动康复计划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中,应对患者实施全面的评估,全面了解疼痛、肌肉力量、关节活动度、静态姿势、动态姿势、身体协调性等方面的情况,以便于制订和实施合理的运动康复计划。

运动康复

疼痛评估

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,既可能是运动损伤的表现,也可能是损伤前的预警信号,还可能是中枢神经由于某种原因而构造的“幻觉”。无论是哪种原因引发的疼痛,都可能会影响身体姿态、运动、精神状态、睡眠等方方面面。在运动康复过程中,应对患者的疼痛部位、疼痛程度、疼痛原因进行全面评估,以便于进行疼痛管理并实施更加高效合理的康复训练。

慢性疼痛的产生

关节活动度评估

正常的关节活动度是人体灵活性、稳定性及运动能力的关键所在。关节活动度常常与运动损伤、身体发育情况、肌肉力量及挛缩程度、疼痛等因素相关。在运动康复过程中,应对两侧踝、膝、髋、脊柱、肩、肘、腕等主要关节的活动度进行评估,并参照正常的活动度范围进行比对,找到活动范围异常的关节并寻找原因,以便于指导运动康复计划的制订和实施。

关节活动度

肌肉力量评估

可利用徒手力量测试、设备测定等方式,在特定体位下对运动链上相关肌肉的力量进行测量和评估。可与健侧进行对比,还可进行主观评估,找出肌肉力量的短板,为运动康复过程提供依据。

徒手力量测试

肌肉张力评估

肌肉张力是指肌肉在静态、舒适的姿势下所表现出来的紧张程度。在静止、放松的状态下,肌肉既不会完全放松,也不会处于紧张状态,而应该是处于一种介于二者之间的收缩状态,以便于维持关节乃至身体的静态姿势。如果肌肉张力过大,则会产生挛缩并引发一系列的功能紊乱。可利用肌电法、关节快速伸缩法、钟摆法等方法进行不同部分的肌肉张力评估。

肌肉张力

身体移动能力评估

身体移动能力是指身体从一种姿势转移到另外一种姿势的能力,包括床上转移(在床上的移动能力)、卧坐转移(从卧姿到坐姿的转移能力)、坐站转移等。在运动康复过程中应对患者的身体移动能力进行评估,以便于实施合理的运动康复(例如:卧坐转移能力差者,应尽量避免俯卧撑和蹲起两种形式混合的康复训练)。

平板支撑

静态姿势和动态姿势评估

利用站姿、坐姿、卧姿,从不同角度观察患者的静态姿势,以发现各个关节乃至软组织的静态排列问题,为诊断和康复训练提供依据。利用过顶蹲(双臂过顶)、单腿蹲、步行、俯卧撑等形式对踝、膝、髋、肩、脊柱等处的功能障碍进行诊断,为康复训练提供依据。

动态姿势评估(过顶深蹲)

平衡能力与身体协调性评估

无论是坐、站还是卧,身体都不是完全静止,人体始终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。身体的平衡是神经系统、全身骨骼及肌肉共同协作的过程,在静止状态下,是一种肌肉持续等长收缩的过程,在运动状态下,则是肌肉交替实施等长、离心、向心收缩的过程。
人体平衡能力及协调性与中枢神经、周围神经、肌肉力量、关节活动度、骨骼构造、感觉器官等诸多因素相关,可通过临床观察、站立、坐立、跨步行走、举臂、闭眼、快速动作、精细动作等方式进行人体平衡能力及协调性的评估和诊断。

身体协调性评估

生活质量评估

主要包括生理功能(例如:性功能)、精神状态、情感功能、职业能力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解,最主要的手段是不同内容的调查问卷和量表(例如:汉密尔顿抑郁量表)。
微信扫码关注
(也可用微信搜索公众号“劲来吧”)

公众号二维码

0 个回应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