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-01-23 ↔ 1760阅读
大脑受损能否康复?
大脑是人体最高级的中枢系统,是人体一切活动的控制中心,是最复杂、最神秘的人体组织。很多人认为,大脑一旦受损,就很难修复,这显然是一种误解。
如果大脑只是部分损伤,并且没有伤及基本生命保障系统的控制功能时,大脑不仅能够像肌肉、皮肤等人体组织一样进行自我修复,甚至还能够让相应的功能得到恢复。
大脑自我修复的“硬件”和“软件”基础
首先,脑组织损伤后,会和其他组织一样出现水肿、血肿、血管断流等急性症状。在康复过程中,这些症状在人体机能和药物的影响下逐步缓解,脑血管组织也会通过侧支重建等方式变得通畅,为受损脑组织的清除和新组织的重建提供可能性。 其次,神经元、神经突触等功能性元素也将得到重建。研究表明,如果对当大脑受损区域所对应的人体器官进行反复的训练,大脑受损区域就会因为神经冲动的持续传递而加快修复速度,成神经细胞会更多地向这些区域迁移,毛细血管的增生也会变得更加迅速。这一机制和肌肉、骨骼的再生机制一样,同样遵循“用进废退”的规律。 上述机制为大脑的自我修复提供了“硬件”基础。 另一方面,大脑功能的重塑必须以正确的控制功能为前提。举个例子,步行的过程极其复杂,这一复杂的程序由大脑运动皮层特定的区域存储,如果这一区域受损,步行功能的程序将会丢失,如果想要再次获得步行的能力,就需要重新“编制”这一套程序。幸运的是,我们可以通过步行功能的反复训练,在训练过程中进行反馈和纠正,用这样的方式重建大脑“软件”,直到步行程序被再次建立。这一过程由大脑的基本认知以及科学的康复流程进行保障。上述机制为大脑的自我修复提供了“软件”基础。大脑自我修复的必要条件
尽管已经具备硬件和软件基础,但大脑的全面康复还需要满足下列几个必要条件。 1、主动性。大脑功能康复训练必然是枯燥且充满挫败感的,不仅需要患者的主动性,还需要治疗师和家属的积极配合。仍以步行功能训练为例,事实上,患者重新学习翻身、坐立、行走的过程与婴儿学步相比并无本质区别,可以回想一下,婴儿从呱呱坠地到平稳步行虽然是一件艰难和漫长的事,但同时也是一件积极欢乐、百折不挠、令全家欢欣鼓舞的事。脑损伤患者所缺乏的正是这种主动性和积极性。 不仅如此,整个康复过程还应融入到社会活动中,让康复过程渗透到社交、认知、语言、情感体验等方方面面,从不同的层次对其构成神经关联,让大脑的康复更加全面、高效。 2、挑战和进阶。仍以步行训练为例,训练的难度应不断进阶,当患者将要达成某一训练目标时,就将训练的难度适当提高。例如,当患者能够控制下肢肌肉的收缩时,就进行双腿站立训练;当双腿平衡站立时,就要开始让其进行重心转移的训练;当重心能够在双腿间随意转移时,应开始单腿站立训练;单腿站立足够持久时,就要考虑进行迈步训练...... 3、清楚的意识。患者的意识越清晰,康复的效果就越好。 4、避免消极的适应性改变。例如,偏瘫患者总是用健侧代偿所有功能,宁可弃用迟钝的患侧,这是不正确的。更好的方法是:限制甚至束缚健侧功能,强制使用患侧,对适应性改变说不。微信扫码关注(也可用微信搜索公众号“劲来吧”)
劲来吧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严禁转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