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-02-20 ↔ 2014阅读
如何预防骨不连
骨不连是骨折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,发生率5%-10%。一旦出现骨不连,处理起来将非常棘手,因此,应充分了解骨不连的形成机制,并在骨折保守治疗及术后康复过程中尽可能地预防骨不连的发生。
什么是骨不连
骨不连是指骨折修复过程已经完成、但断开的部分却依然没有彼此连接的症状和现象。一般情况下,骨折后8个月依然未能愈合便可诊断为骨不连。 骨折和皮肤、肌肉等组织一样,是充满活性并由活性细胞构成的。即便没有发生骨折,只要拥有充分的营养供应(血供),正常的骨骼都会像皮肤一样进行新陈代谢:每时每刻,都会有一部分衰老的骨细胞会失去活性、钙化、被分解、被血液运走,也有一部分骨细胞生成、逐渐成熟、汲取营养、形成新的骨质。 骨折发生以后,创口处的血管破裂并形成血肿,损坏的组织被白细胞清理、新生的骨细胞在断裂处汇聚起来,经历血肿期、软骨形成、硬骨形成、骨骼重塑四个阶段后,断骨将会获得理想的修复。 不过,这个过程需要有三个必要条件:一是现有的骨骼必须要是“活”的,已经坏死的或者表面活性组织被剥离的骨骼是无法增殖和再生的;二是要有充分的血供,才能将有用的物质运来、坏死的组织运走;三是要让断面足够接近且保持稳定,否则断面虽然能够自行修复,却不能与其他断面彼此连接(就好比一个新手焊工要焊接两截钢管,本要被连接到一起的两端虽然都被焊得严丝合缝,但却仍然还是两截)。上述三个条件缺一不可。骨不连的形成机制及预防手段
1、骨骼坏死造成的骨不连。骨骼的愈合是一个骨细胞分化、成熟及骨质沉淀的过程,如果断裂的骨骼本身就是坏死的(没有血供、没有活性细胞),就如同一根干枯的朽木,浇再多的水、施再多的肥也无济于事。在骨折后的诊断及手术过程中,就应该对断骨的活性及周围的血供情况进行评估,如果断骨已经坏死(或有较高的坏死风险),就应采用植骨、截骨等方式,将具有活性的骨骼连接、固定,方可避免骨不连。另外,放射治疗、细胞毒性药物(如:某些化疗药物)、局部神经阻断药物都可能会诱发骨坏死,应进行充分了解和评估。2、良好的固定及合理的力量刺激。首先要对骨折部位进行良好的复位和固定,必要时进行外固定、内固定或切开复位内固定;清除断端间卡嵌的软组织。在骨折部位复位和固定良好的情况下,在康复早期实施稳妥而适中的力量刺激(例如:对小腿胫骨骨折部位实施纵向的压力而不是纵向的张力、横向的剪力、水平面上的旋转力),可以有效促进骨折的愈合;在康复后期通过抗阻力训练使骨痂变得牢固,可以让骨折部位变得牢固如初。不可长期卧床,也不要对骨折部位实施绝对保护,让骨折部位在没有应力刺激的情况下自行生长也可能会引发骨不连(即便勉强愈合,也会非常不牢固,再次断裂后处理起来一样棘手)。 3、防止感染。手术过程中应充分清创,清除坏死组织。在康复早期,首要任务是控制软组织水肿,长时间的严重肿胀会阻碍血供,影响免疫细胞和代谢系统的功能。防止伤口感染,保持血液循环畅通,必要时导流。微信扫码关注(也可用微信搜索公众号“劲来吧”)
劲来吧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严禁转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