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-05-28 ↔ 2186阅读

诱发足底筋膜炎的几个因素

足底筋膜炎又称跖腱膜炎,是最常见的足部运动功能疾症。足底筋膜炎最典型的症状是足跟下方略靠里的位置疼痛,在晨起或休息后疼痛显著,稍作运动后疼痛会有所缓解;长时间的或剧烈的运动会让症状加重。
足底筋膜炎的发病率非常高,尤其是40岁以上者。严重的足底筋膜炎不仅会影响生活质量和运动能力,还会引发患侧乃至全身的连锁式运动功能障碍,甚至会导致跛行和残疾。
为了预防和改善足底筋膜炎,应对下述诱发足底筋膜炎的常见因素有所了解,以便于实施有效的手段。

足底筋膜炎

年龄及性别

足底筋膜是一层致密的、纤维性的结缔组织,该组织从跟骨内侧的结节发出,呈树形分支状一直延伸至脚趾,是重要的足底静态稳定和缓震结构。足底筋膜兼具韧性和弹性,其主要功能有两个:一是维持足弓的构造,二是在运动过程中提供冲击力量的缓冲功能。
随着年龄的增加,人体几乎所有的结缔组织都会因为有机物的流失而萎缩、退化、失去弹性,足底筋膜也是如此。对于40岁以上者,足底筋膜柔韧性的缺失会使其在反复伸缩过程中更加易于受伤,进而引发无菌性炎性。
另外,有研究表明,女性患上足底筋膜炎的概率要高于男性,这主要与女性趾、小腿、膝关节等运动链上一系列肌肉的离心收缩力量弱,以及神经肌肉协调性差有关,上述两个原因使女性的足底筋膜承受了更多的冲击力量,更加易于受伤。

足底筋膜

肥胖

研究表明,肥胖与足底筋膜炎具有较高相关性。肥胖者的体重较重,在运动中使足底筋膜承受更多的应力,受伤的概率自然会更高。

肥胖者

踝关节背屈受限

踝关节背屈受限者常常存在下肢运动链的紊乱,并伴有足旋前、膝外翻、股骨内旋等问题,这些问题会使下肢运动功能紊乱,本应由其他运动器官承担的运动功能无法得到发挥,使足底被迫承受更多不正常的应力。

拉伸小腿三角肌

长时间运动引发的疲劳

久站、长时间行走、长跑等运动会让足底乃至整个下肢的肌肉疲惫无力,使足底筋膜处于长期被动伸展状态,发生损伤的可能性大增。

跟腱

不舒适的跑步与行走动作

不舒适的跑步和行走动作会让人体长时间形成的神经肌肉功能紊乱,各个运动器官的功能无法得到正常发挥。作为最底部的、直接与地面接触的足底筋膜难免要受累。
除此之外,长时间使用不合脚的鞋也会让足底筋膜受累。
微信扫码关注
(也可用微信搜索公众号“劲来吧”)

公众号二维码

0 个回应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