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-12-09 ↔ 2313阅读
截肢术后如何防止残肢畸形
截肢术会让部分肌肉失去附着点,会让肢体原本均衡的力学关系遭到破坏,再加上截肢术引发的疼痛、运动功能缺失、肌肉萎缩等问题,患者必然要面临一个残肢畸形的问题。
残肢畸形不仅影响外形和运动功能,还会严重干扰假肢的装配和使用。为了最大程度的避免截肢术后的肢体畸形,在不同部位的截肢术后采用不同的体位策略至关重要。
通用原则
1、在术后急性期,常常会通过抬高肢体的方式消肿止痛。对于截肢患者而言,为了防止肌肉挛缩,抬高残肢不可超过48小时,24-48小时后,应让残肢保持在伸展位或功能位(下肢截肢尤其要注意)。 2、术后急性期进行合理的疼痛管理,避免疼痛引发肌肉和关节痉挛。 3、急性期如果因为疼痛引发长时间的关节屈曲挛缩,可使用夹板将关节固定于适当的位置(功能位或较小幅度的屈曲位),在不引发伤口撕裂的情况下防止挛缩。 4、急性期过后鼓励患者自主运动,学习正确和熟练地使用假肢,以便于更好地通过关节活动度的改善和肌肉力量的强化预防畸形。 5、如果已经出现畸形(或者后期出现畸形的风险较高),可使用矫形器进行纠正。大腿截肢(膝关节以上、髋关节以下)
膝关节以上的大腿截肢术后,髋内收肌群的附着点被大量破坏,髋外展肌群的功能却会得到保留,再加上屈髋肌群和髋外旋力量相对强大,极易出现残肢的外展外旋畸形。为了避免此问题,应及早进行残肢功能锻炼,并在坐、卧时采用预防畸形的体态。 1、每日俯卧2次以上,每次30min以上,以对屈髋肌进行牵拉。 2、睡眠时不可在两腿之间放置夹垫物(例如:枕头);借助拐杖行走时不要把残肢置于其手柄之上。 3、功能训练:在两腿之间放软枕,两侧大腿同时用力挤压软枕,以强化残肢髋内收肌群,防止外展畸形。小腿截肢(膝关节以下、踝关节以上)
小腿截肢后,膝关节易出现屈曲挛缩。应尽可能地让膝关节处于伸直位,最大程度地避免在膝关节屈曲的状态下进行长时间的坐立、侧卧和仰卧。可对膝关节伸肌群进行力量训练,并对腘绳肌群实施拉伸。前臂截肢(腕关节以上、肘关节以下)
1、术后急性期,可能会因为疼痛等原因引发屈肌痉挛及关节屈曲,并引发撕裂;可考虑用夹板将肘关节固定于功能位,并用三角巾悬吊。 2、待疼痛得到基本控制后,可解除夹板制动,尽早进行功能训练;应尽可能地让肘关节处于伸展位;对伸肌群实施力量训练,对屈肌群进行牵拉,防止肘关节屈曲挛缩。上臂截肢(肘关节以上、肩关节以下)
上臂截肢会使肱二头肌、肱三头肌等长肌的功能大范围缺失,使胸大肌、背阔肌等肩内收、肩下降的力量变得相对强大。因此,在急性期过后应及早开展肩外展和肩上举的功能训练,在日常活动和休息中尽可能避免肩内收姿态;对背阔肌和胸大肌实施牵拉训练,必要时使用矫形器纠正肩内收畸形。微信扫码关注(也可用微信搜索公众号“劲来吧”)
劲来吧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严禁转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