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-03-24 ↔ 6006阅读
膝关节痛要不要运动
常识和传统观念告诉我们,疼痛就代表存在损伤,为了确保愈合,最好的方法就是休息,静待伤愈。与此同时,医生又会告诉患者要“适量运动”,传统医学理念中也有“痛则不通”的说法,从相反的角度证明运动有益。那么问题来了,对于膝关节疼痛的患者而言,究竟是要休息还是要运动?
什么时候应该休息
疼痛是人体组织遭受伤害时产生的感觉,当膝关节出现疼痛时,就表明伤害性的事件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。疼痛有急性和慢性之分,急性疼痛多起于急性损伤;慢性疼痛多因微小而持久的损伤累积而成,也可能因急性损伤后遗症而起。 比较常见的急性损伤如扭伤、肌肉拉伤、打击伤等,会伴有剧烈的疼痛,还可能会伴有出血、肿胀、炎症等其他急性症状。除了要及时就医以外,务必要让受伤部位保持休息,通过制动、加压包扎、抬高患处、冰敷等方法消除急性症状。但这个过程通常不会持续很久,当急性症状得到控制和解除时,就要根据情况判断是否让膝关节参与适量的运动。 再比如说运动过程中因肌肉痉挛、关节绞锁等自身原因出现了突发性的膝关节疼痛,若疼痛持续且没有消退的迹象,应立刻停下来休息并采取必要的手段进行干预,直到疼痛缓解和消退再决定是否运动。 简而言之,膝关节因外伤或内因导致突发性疼痛时,一定要停下来,必要时就医并卧床休息,当疼痛得到缓解后再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要参与运动。为什么要运动
关节损伤不同于其他损伤。关节的特殊之处主要有如下三点。首先,关节的功能在于运动,而非静止和稳定。以膝关节为例,膝关节本身就是一个上、下两部分彼此分离的结构,其内部出现损伤后,需要愈合的是断面,而不是关节面,也不是交织在一起的关节囊、韧带和肌肉。不幸的是,组织的愈合常常不分彼此,创伤出现后,新生的组织可能会将那些本应分开的组织牵连到一起,软组织粘连、异位骨化、关节僵硬等问题随之而来,膝关节将因此失去运动能力。所以,如果是急性损伤引发的疼痛,当急性损伤得到控制和解除后,膝关节一定要通过合理的方式运动起来,在运动中让各个软组织各行其道、彼此独立,才能避免引发严重的后遗症。什么时候应该运动
1、如果是急性创伤引发的疼痛,首先要积极治疗,在短时间内控制急性症状,接下来就要在不影响关键组织愈合的情况下进行运动。运动方式可以是等长收缩,也可以是被动活动,也可以是周边未受累关节的运动,甚至可以是电刺激下的肌肉收缩;如果没有显著的创伤(或者创伤已经被复位固定),还可以从更加积极的运动形式开始。微信扫码关注(也可用微信搜索公众号“劲来吧”)

劲来吧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严禁转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