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-03-16 ↔ 6453阅读
八段锦和太极拳的功能侧重点详解
八段锦起源于北宋,共有八式,整体来看是一套不追求力道但动作幅度很大的运动项目,锻炼效果显著,深受中老年人喜爱。太极拳是一套流传已久的武术拳法,创立时间早于八段锦(因为有众多流派和分支,具体时间并不确定),建国后虽被改编为适用于大众的健身项目,但精髓仍在,各流派在民间传承也没有中断。
尽管八段锦和太极拳在段式(招式)和功能方面都许多相似之处,但依然是两种不同的健身方式。下面我们将从动作特点、运动强度、段式(招式)难点等方面出发,从运动学的角度对二者进行对比和介绍。
八段锦的特点及适用人群
八段锦的招式简单明了,易学易练,没有那么多的分支和派系。八段锦比较显著的一个功能是对身体柔韧性的训练,在力道充分的情况下也可兼顾一些力量训练,同时也是一种不错的有氧运动形式。 八段锦对身体柔韧性的要求比较高,尤其对肩、髋、颈、腰等关节和节段的灵活性要求更高一些。对于中老年人而言,个别关节存在功能障碍是正常的事,如果在练习中遇到问题,切不可硬来,而是先要找到症结所在,再尝试逐步改善。 比如说,很多练习者在第一式“双手托天理三焦”中难以充分上举肩臂(如下图所示),在放下肩臂的时候出现弹响、卡顿甚至疼痛,这种情况下就要降低肩关节抬起的高度,在练习结束后通过其他途径找到原因(可能与“肩峰撞击”、肩周炎等问题有关)并加以纠正,才是强身健体的根本所在。太极的特点及适用人群
太极拳的名声要比八段锦更响亮,这当然是好事,从侧面反应了太极的魅力;但也要警惕商业化运作下的泥沙俱下。太极拳最初是一套拳法,是武术范畴的东西,有很多流派、被赋予各种功能,流传至今可谓枝繁叶茂。不过,大众所需要的太极拳并不是武术之太极,而是健身之太极。这正是国家体育总局对其进行改编的主要目的,也是大学开设太极项目的初衷。 与八段锦相比,太极更加强调力量,尤其是下肢和腰腹核心的力量。太极的节奏虽慢,却可谓刚柔并济,在某些动作中对局部力量和整体力量有极高的要求,初学者很难驾驭。如果想要练到位,不仅要勤学苦练,更重要的是找到软肋、重点突破。否则,不仅没有意义,还可能会越练越糟、伤了筋骨。 比如说各种“下势”中的“仆步”动作(如下图所示),这个动作其实是个极限的侧弓步动作,对膝、髋关节的力量要求极高,如果单单想要依靠太极本身就把这个动作做标准,有些人恐怕要练出关节炎。最好的方法是把这个动作单独拿出来,分解成其他独立的动作去练,补足各个环节的短板后方可水到渠成。微信扫码关注(也可用微信搜索公众号“劲来吧”)

劲来吧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严禁转载